导航
首页
科研团队
张耀鹏
张慧慧
杨革生
范苏娜
姚响
牛欠欠
在校研究生
优秀毕业生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
Lyocell纤维研究基地
回收溶解浆制备Lyocell纤维
丝素蛋白二维组织工程支架
丝素蛋白三维仿生支架
丝素蛋白多重仿生纺丝纤维
功能化天然蚕丝纤维
蚕丝结构新模型与摩擦发电机
丝素蛋白基神经电子器件
丝素/纤维素基仿生医用支架
学术论文
封面论文
2024年论文
2023年论文
2022年论文
2021年论文
2020年论文
2019年论文
2018年论文
2017年论文
2016年论文
2015年论文
2014年论文
2013年论文
2012年论文
2011年及以前论文
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
NEWS
More+
2024-10-21
胡学超老师荣获东华大学材料学科(学院)杰出贡献奖!
10月19-20日,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两院院士、政府和行业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兄弟高校材料学院院长、企业嘉宾、广大校友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东华大学材料学科创建70周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30周年。新中国伊始,全国工业凋敝,解决人民“有的穿、穿得暖”成为当务之急。1954年,学科奠基人钱宝钧先生与方柏容先生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化学纤维专业。1985年,建立化学纤维工程系,1992年更名为高分子材料系。199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材料学院之一。七秩岁月如歌,三十芳华正茂。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在粘胶基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战略材料及关键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争当新材料领域的“领跑者”和交叉前沿领域的“开拓者”,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行业技术中坚力量和科技领军人才,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为我国建设纤维强国贡献东华材料人的勇毅担当。(胡学超老师荣获材料学科杰出贡献奖)在20日上午的庆祝大会上,学院与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蒋士成专项基金、材
东华大学张耀鹏、姚响∣Regen. Biomat.:丝素电纺支架的纳米图案修饰对干细胞功能的调控
2024-10-09
丝素蛋白脑-机神经接口?东华科研团队取得新进展
2024-10-08
东华大学张耀鹏、范苏娜∣ACS sensors:基于纤维状生物忆阻器的仿生人工伤害感受报警系统
2024-10-05
东华大学生物质材料加工与成型课题组毕业(在读)研究生
2024-10-05
东华大学张耀鹏教授、范苏娜副教授《J. Mater. Chem. C》:用于突触仿真的丝素蛋白多级存储忆阻器
2024-09-01
学术论文
Announcements
More+
21
10月
2024
胡学超老师荣获东华大学材料学科(学院)杰出贡献奖!
10月19-20日,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两院院士、政府和行业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兄弟高校材料学院院长、企业嘉宾、广大校友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东华大学材料学科创建70周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30周年。新中国伊始,全国工业凋敝,解决人民“有的穿、穿得暖”成为当务之急。1954年,学科奠基人钱宝钧先生与方柏容先生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化学纤维专业。1985年,建立化学纤维工程系,1992年更名为高分子材料系。199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材料学院之一。七秩岁月如歌,三十芳华正茂。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在粘胶基碳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战略材料及关键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争当新材料领域的“领跑者”和交叉前沿领域的“开拓者”,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行业技术中坚力量和科技领军人才,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为我国建设纤维强国贡献东华材料人的勇毅担当。(胡学超老师荣获材料学科杰出贡献奖)在20日上午的庆祝大会上,学院与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启动蒋士成专项基金、材
09
10月
2024
东华大学张耀鹏、姚响∣Regen. Biomat.:丝素电纺支架的纳米图案修饰对干细胞功能的调控
东华大学张耀鹏、姚响∣Regen. Biomat.:丝素电纺支架的纳米图案修饰对干细胞功能的调控作为一种天然蛋白质,丝素蛋白(SF)凭借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的生物降解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常用的SF相对缺乏特定的细胞粘附位点和其他生物活性多肽序列,因此SF材料在促进细胞初始粘附、提高细胞增殖能力、引导干细胞特异性谱系分化等生物学功能方面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尽管基于复合生物活性成分或接枝生物活性分子的策略已被普遍研究,但这些策略面临着工艺和组分复杂、原材料成本高、储存和运输条件苛刻等困难。为了全面平衡所需SF生物材料的生物功能性和成本问题,开发某些有效的表界面改性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已有一些技术能够实现材料的表界面纳米图案化修饰且可获得较好的细胞功能调控效果,如电子束刻蚀和纳米压印等。但这些方法存在成本高昂、生产效率极低等不足。此外,相关策略往往也仅适用于二维材料表面的修饰。因此,开发一种便捷、低成本、适用于多种材料形式且可大规模生产的纳米图案化修饰技术,对于推动SF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基于此,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耀鹏研究员、
08
10月
2024
丝素蛋白脑-机神经接口?东华科研团队取得新进展
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发展,实现用意念操控外部设备的科幻场景正逐步变为现实。近日,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开发了一种可有效调控丝素蛋白(SF)/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分子互穿界面的热温辅助图案转移技术,制得了具有优异共形性、耐久性的非瞬态SF柔性神经接口,成功采集了具有更高精准度和更低信噪比的大鼠皮质脑电(ECoG)信号,且生物相容性良好。这一进展为后续长效脑电监控、神经疾病病理研究和人机交互提供了可能,在其他SF基可植入电子器件的设计中具有一定普适性。相关研究成果以《具有优异共形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电传导性的非瞬态丝素蛋白基柔性神经接口》(Flexible Neural Interface from Non-transient Silk Fibroin with Outstanding Conformality,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electric Conductivity)为题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
05
10月
2024
东华大学张耀鹏、范苏娜∣ACS sensors:基于纤维状生物忆阻器的仿生人工伤害感受报警系统
东华大学张耀鹏、范苏娜∣ACS sensors:基于纤维状生物忆阻器的仿生人工伤害感受报警系统伤害感受器是人体内的关键感觉受体,可以识别有害刺激并将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以避免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开发人工伤害感受器对于保护失去疼痛感的患者在危险环境中免受伤害具有重要意义。忆阻器是一种非线性电阻器,其电阻状态可以通过电输入进行调节,并在去除电刺激后进行记忆,还可以产生电刺激阈值和多电阻状态,这些功能与突触和神经元信号等生物传感器系统高度相似。近日,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耀鹏、范苏娜团队报道了基于纤维状生物忆阻器的仿生人工伤害感受报警系统。该系统可模拟多种伤害感受特性,实现对多种压力刺激位置和程度的实时感知,集成了伤害感受、监测和传输功能,为实现电子皮肤、医疗设备、脑机接口和其他生物传感系统提供了新的途径。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A Bioinspired Artificial Intelligent Nociceptive Alarm System Based on Fibrous Biomemristor”发表于ACS sensors。论文第一作者为东华大学博士张艺,共同通
05
10月
2024
东华大学生物质材料加工与成型课题组毕业(在读)研究生
01
09月
2024
东华大学张耀鹏教授、范苏娜副教授《J. Mater. Chem. C》:用于突触仿真的丝素蛋白多级存储忆阻器
东华大学张耀鹏教授、范苏娜副教授《J. Mater. Chem. C》:用于突触仿真的丝素蛋白多级存储忆阻器突触是神经网络的基本单元,在认知过程和记忆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数字信息的快速增长,如何模拟突触的结构和功能来构建存储设备变得越来越重要。忆阻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突触相似,并集成了存储和计算功能,已成为构建人工突触的理想选择之一。然而,目前报道的双阻态忆阻器的存储密度较低,限制了忆阻器的存储容量,无法满足神经形态计算的大规模并行计算和高密度存储的要求。因此,开发具有多阻态的新型忆阻器是一种可取的策略,也是忆阻器未来发展的方向。近日,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张耀鹏、范苏娜团队报道了基于丝素蛋白(SF)与石墨烯量子点(GQDs)的多阻态忆阻器。该器件在单一循环周期内实现了多级存储,三个阻态保持时长均超过104 s,且实现了对突触基本功能的仿生模拟。相关研究成果以题Silk fibroin/graphene quantum dots composite memristor with multi-level resistive switching for synaptic emu
科研团队展示
Guide
More+
姚响老师
范苏娜老师
张耀鹏老师
张慧慧老师
杨革生老师
导师介绍
download
More+
张耀鹏
杨革生
张慧慧
范苏娜
姚响
友情链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