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高性能人造动物丝仿生制备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8-06-05浏览次数:329


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高性能人造动物仿生制备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图1. 丝素蛋白/氧化石墨烯杂化纤维的制备


图2.  再生丝素蛋白/氧化石墨烯杂化纤维的(a)纤维表面形貌, (b)二维广角衍射图,(c)拉伸过程中杂化纤维的结构变化示意图


日,我校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张耀鹏、邵惠丽教授领衔的生物质材料成型与加工课题组在高性能人造动物仿生制备方面有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论文以《利用再生丝素蛋白/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干法纺丝制备杂化蚕丝纤维》(Hybrid silk fibers dry-spun from regenerated silk fibroin/graphene oxide aqueous solutions为题被《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文章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mi.5b11245)发表。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材料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超张耀鹏教授。《美国化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为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著名期刊,是SCI一区杂志,其最新影响因子为6.723


众所周知,蜘蛛和蚕纺丝是一种水为溶剂,常温常压下进行的干法纺丝相比其它纺丝工艺,该课题组发明的毛细管仿生纺丝方法更接近于蜘蛛和蚕的干法纺丝工艺。目前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纤维经过一定的后处理之后其力学性能已能达到甚至超过天然蚕丝。


进一步提高人造蚕丝力学性能研究团队以氧化石墨烯(GO)作为增强填充剂,采用干法纺丝的方法再生丝素蛋白(RSF)和氧化石墨烯(GO混合水溶液进行纺丝经过后处理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杂化纤维。当GO/RSF质量比为1:1000时,杂化纤维的断裂强度分别比天然脱胶丝和纯的RSF纤维平均提高了23%72%。同步辐射广角衍射(SR-WAXD)和同步辐射小角散射(SR-SAXS)等结果表明,GO和丝素蛋白之间存在的界面相互作用以及因此形成的中间相结构对纤维力学性能的提高有很大贡献。红外光谱SR-SAXS结果表明,GO加入导致丝素蛋白分子受限结晶,使得β-折叠构象含量的降低,并且在GO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界面。SR-WAXD结果表明,随着GO的含量的增加,杂化纤维结晶度和晶粒尺寸逐渐减小,中间相含量逐渐增加,而纤维中的晶区取向和中间相取向则在GO/RSF质量比为1:1000时达到最大


此次制备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丝素蛋白/氧化石墨烯杂化纤维未来有望应用组织修复和再生材料、储能传感材料以及生物电子器件材料等。该研究成果不仅对高性能人造动物丝的制备有指导意义,还对其它合成纤维的高性能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