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云浩,凌勇,罗加贝,季天一,林绍妹,田传明,田航,2023-2024年东华大学博士国家奖学金
[2] 王书涵,张志辉,2023-2024年东华大学硕士国家奖学金
[3] 孙周权,胡新阳,陈国庆,东华大学苏州工业园区奖学金
[4] 田航,田传明,孙周权,郝莹莹,张志辉,王书涵,东华大学优秀学生
[5] 周新星,东华大学社会活动优秀奖学金
[6] 吴锡录,田宇卿,曹晓辉,郝莹莹,梁瑞霞,郑蓉,陈铎,尹俊斌,东华大学综合奖学金
[7] 田航,东华大学材子榜样学生年度人物
[8] 田航,东华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
[9] 华乐乐,东华大学本科优秀毕业生
[10] 华乐乐,东华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
[11] 胡云浩,田宇卿,陈国庆,面向随身电子能源供应的全天候水伏发电织物,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特等奖
[12] 赵文杰,陈铎,张志辉,面向肌无力患者的人机协作智能纺织品,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13] 田航,郝莹莹,张宇皓,“纤”启未来—面向汗液健康检测的可穿戴智能传感织物,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14] 田航,邵珠旺,“皮肤上的实验室”—基于汗液传感的智能服装,第十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
[15] 朱徐斌,季天一,智感纤维:引领虚拟社区的双模交互与孪生触觉,第十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
[16] 王书涵,丁菁,常博雅,“不插电”的发光纤维,第十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
[17] 凌勇,孙贝贝,尹俊斌,监测驱动一体化低能耗人造肌肉纤维及器件,第十三届“华港杯”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二等奖、总赛区三等奖
[18] 李茂,郝梦瑶,面向人体健康监测的汗液传感智能服装,第十三届“华港杯”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无机非金属材料赛区二等奖、总赛区三等奖
[19] 陈相君,吴锡录,张在源,穆文豪,丁菁,低成本、无封装的电致变色调光膜,第十三届“华港杯”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有机与高分子赛区二等奖、总赛区三等奖
[20] 钱怡澄,白慧群,陆李博翰,基于磁弹性效应的磁取向发电机,第十三届“华港杯”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有机与高分子赛区二等奖、总赛区三等奖
[21] 王书涵,常博雅,杨伟峰,“不插电”的发光纤维,第十二届溢达全国创意大赛特等奖
[22] 田航,郝莹莹,面向智能服装的健康监测汗液传感纤维,第十二届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三等奖
[23] 王书涵,常博雅,杨伟峰,“不插电”的发光纤维,上海市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上海赛区银奖、全国总决赛铜奖
[24] 田传明,周昕亮,内封装策略构筑高效稳定环保钙钛矿光伏,第二十二届上海市百万青少年争创“明日科技之星”大学生活动二等奖
[25] 周昕亮,田传明,程贞,内封装与阴郭稳定策略辅助空气制备稳定钙钛矿光伏,第十一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
[26] 王书涵,杨伟峰,韦伟,梁瑞霞,胡新阳,杨小锐,王博程,“不插电”的发光纤维,“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上海赛区银奖
[1] 位艳芳,2022-2023年东华大学博士国家奖学金
[3] 林绍妹、蒋浩、魏子君、杨小锐、胡新阳,综合奖学金
[4] 田航、朱徐斌,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
[5] 胡新阳,社会综合奖学金
[6] 吴波,2023年第二届“材子榜样”年度人物
[7] 林绍妹、田传明、位艳芳、王博程、胡新阳,“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8] 田航、朱徐斌,优秀学生干部
[9] 林绍妹、杨伟峰,面向残障人士的可视化交互手套,第八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10] 王博程、胡新阳,面向智慧社区居民的可穿戴智能织物,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一等奖
[11] 杨小锐、魏子君,用于可穿戴电子的光伏/摩擦一体化能源衣,第十二届“华港杯”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二等奖
[12] 周新星、吴波,用于人体废热回收的可穿戴热电器件,第十二届“华港杯”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三等奖
[13] 凌勇,孙贝贝,监测驱动一体化低能耗人造肌肉纤维器件,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
[14] 朱明、常博雅、夏俊、卢思宇,基于水凝胶的高性能特殊侵入式脑机接口,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15] 魏子君、杨小锐,用于可穿戴电子的光伏/摩擦一体化能源衣,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一等奖
[16] 位艳芳、戴骞玺、谷恒睿,面向智能服装的宽波段电磁波管理气凝胶,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一等奖
[17] 蒋浩、邢毅、孙奉强、韩杏波、邱玉冰、黄川桂,织物“芯片”——半导体智能逻辑纤维开拓者,第六届中国纺织类高校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18] 胡云浩、韦伟、孙周权,基于吸湿-蒸发一体化能量采集织物,第八届“泽耀杯”东华大学大学生节能环保创新大赛三等奖
[19] 田航、郝莹莹,可实时健康监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织物,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20] 凌勇、张克东,低能耗多功能人工肌肉,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
[21] 田传明、周昕亮,内封装策略构筑高效稳定环保钙钛矿光伏,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
[22] 季天一、朱徐斌,实现物体特征识别的多维度拓扑变形机器人,第十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
[23] 林绍妹、魏子君、杨小锐,面向智能交互系统的全天候能源服,第一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三等奖
[24] 田航、周新星、周昕亮、郝莹莹、王伟轩、张斌、程贞,“智”纺未来:创新材料赋能产业升级,2023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大赛三等奖
[1] 王晶洁、王蒙,2021-2022 年东华大学硕士国家奖学金
[2] 杨伟峰,上海石化奖学金一等奖
[3] 林绍妹,上海石化奖学金二等奖
[4] 朱徐斌,兴科奖学金二等奖
[5] 孙川越、季天一、罗加贝、田航、朱明,综合奖学金
[6] 王锟,社会活动优秀奖
[7] 杨伟峰、林绍妹、季天一、田航、王蒙,“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8] 杨伟峰、林绍妹,面向残障人群的视觉交互智慧手套,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 暨作品大赛二等奖
[9] 韦伟、王晶洁、胡云浩,基于光伏/摩擦电一体化的全天候能源服,“正泰杯”第七届 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10] 季天一、朱徐斌、龚维,芯吸极化型智能鞋垫,“正泰杯”第七届研究生智慧城市技 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
[11] 林绍妹,面向聋哑人群的智慧感知纱线,第九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二 等奖
[12] 凌勇,多波段调控型电致变色软体机器人,第九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 三等奖
[13] 位艳芳,面向智能服装的宽波段电磁波管理气凝胶,第九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 创意大赛三等奖
[14] 王宝俊,第二十届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三等奖
[15] 位艳芳、张小双,面向智能服装的宽波段电磁波管理气凝胶,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三等 奖
[16] 吴波、蔡宗富,可穿戴热电及其商业化前景,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三等奖
[17] 李明财、位艳芳、张小双,可吸湿排汗的辐射冷却织物,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三等奖
[18] 韦伟、胡云浩、田宇卿,基于双向调温的智能空调服设计,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三等奖
[19] 孙瑞、周新星,用于人体废热回收的可穿戴热电器件,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三等奖
[20] 凌勇、刘文栋,电化学变色变形双响应致动器,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三等奖
[21] 林绍妹、杨伟峰,视觉-数字协同的自供电人机交互纱线,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优秀奖
[1] 吴波、杨伟峰,2020-2021年东华大学博士国家奖学金
[2] 赵丹,2020-2021年东华大学硕士国家奖学金
[3] 李佳慧、李建民、戚佳斌,东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 徐海丰、孟颖,东华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5] 白智元、孙健其、位艳芳,东华大学博士综合奖学金
[6] 耿继新、蒋浩、田宇卿,东华大学硕士综合奖学金
[7] 王锟、张小双、王晶洁,东华大学社会工作优秀奖
[8] 吴波、赵丹、蒋浩、田宇卿,东华大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9] 王晶洁,东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10] 刘芮、赵丹,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人机交互MXene力敏传感织物,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上海赛区,一等奖
[11] 杨伟峰、林绍妹、王玥,视觉-数字协同的自供电人机交互纱线,第八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
[12] 罗加贝、孙川越,基于离子导电型有机水凝胶的高性能生物电检测界面材料,第八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
[13] 朱徐斌、季天一、王晶洁、龚维,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可吸湿排汗织物,第八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14] 白智元、李昊、潘刘洋,超低能耗电致变色凝胶,第八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15] 田传明、赵宇、戚佳斌,可生物降解高效稳定柔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第八届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
[16] 王宝俊、江楠,基于水凝胶电解质的可水下应用且耐低温柔性锌离子电池,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东华大学赛区,一等奖
[17] 位艳芳、张小双,面向智能服装的无源可降解传感纤维,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东华大学赛区,三等奖
[18] 何曹华、孙健其,基于固态电解质的安全柔性可弯曲锂金属电池,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东华大学赛区,三等奖
[19] 吴钦鑫、刘芮,面向智能服装的MXene多功能力敏传感织物,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东华大学赛区,三等奖
[20] 耿继新、吴波,可捕获生活废热的折叠柔性热电器件,溢达全国创意大赛东华大学赛区,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