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东华/交大联合团队:PSeD/PCL复合弹性体支架用于长段气管缺损再生修复 |
发布人:游正伟 发布时间:2020-11-26 浏览次数:1145 |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段亮和姜格宁教授、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游正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周广东教授联合团队在仿生气管构筑及长段气管缺损再生修复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Biomimetic Trachea Regeneration Using a Modular Ring Strategy Based on Poly(Sebacoyl Diglyceride)/Polycaprolactone for Segmental Trachea Defect Repair)为题,发表于材料学领域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长段气管缺损的功能重建一直是国际难题,其关键难点在于缺乏理想的气管替代物,尤其是具有软骨环/血管化结缔组织环相互交替(CVCAS)的仿生结构至今未见报道。针对该关键问题,作者首次提出了一种软骨环和生物材料环的新型模块化策略以构建具有CVCAS结构的仿生气管。为此,作者基于该团队创制和长期研究的聚(癸二酰基二甘油酯) (PSeD)弹性体(Biomaterials 2010, 31, 3129-3138;Adv. Funct. Mater. 2012, 22, 2812-2820)定制了PSeD和聚己内酯(PCL)复合的多孔弹性支架,其具有良好的力学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作者将该环状PSeD/PCL支架复合软骨细胞在体外成功培养出模拟天然气管的软骨环,进而将该软骨环与无细胞的环状PSeD/PCL支架交替套叠于硅胶管上,经过4周体内培养形成了具有CVCAS结构的仿生气管,而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最后作者将该仿生气管用于修复兔气管长段缺损,体内原位建立了稳定的血液供应并提供了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生物学功能与天然气管类似。该结果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具有CVCAS结构的仿生气管再生,为组织工程气管进一步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了新思路新材料。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博士生徐勇,东华大学博士生郭一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博士生李亚强和霍莹莹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段亮和姜格宁教授、东华大学游正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周广东教授是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004276 游正伟教授团队主页:http://pilab.dhu.edu.cn/zyou/main.p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