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文

G
欢迎加入东华大学AFMG课题组

1

课题组介绍

先进功能材料课题组(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 Group,AFMG)始于2005年,隶属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具有完善的实验研究平台,导师团队包括:王宏志教授、李耀刚教授、张青红研究员、侯成义研究员和李克睿特聘研究员。课题组主要从事于智能变色/变形、能源转换与储存、传感与催化等功能材料的研究,特别是针对智能服装的应用,开发了一系列柔性可穿戴的功能材料与纤维器件,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课题组十多年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求真至上”的原则,秉承团结、向上、求实、创新的理念,以培养品格健全,能力优秀的学生为目标。课题组内成员团结进取、互帮互助,营造了浓厚温馨的学术氛围,犹如一个快乐的大家庭。

图片


2

导师介绍


王宏志,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

现任第15届上海市人大代表,东华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纤维材料改性与复合分会副会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可穿戴技术专业委员会理事,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东方学者、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曙光计划人才。

在Science、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ical Review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ACS Nano、PNAS等重要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所获成果受到包括《Nature》、《Science》在内的40余家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与媒体的广泛报道。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0余项,授权50余项。

邮箱:wanghz@dhu.edu.cn

李耀刚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图片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博士学位,先后在太原理工大学材料学院、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工作。2010.12-2018.5 任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副院长,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APQN)秘书长。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亚太地区教育质量保障组织(APQN)质量冠军奖等。

已在Chem. Soc. Rev.,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Mater. Horiz., NPG Asia Mater., Small, Chem. Commun., Nano Energy, J. Power Sources, Nanoscale, Carbon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多项。已培养硕士、博士30余名,重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多次获东华大学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培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名博士获首届(2017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材料学科优秀博士论文(全国共10篇);1名硕士获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邮箱:yaogang_li@dhu.edu.cn

张青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图片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主任。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得材料学博士学位。2000.07-2008.02上海硅酸盐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研究纳米光催化材料。2008年3月起东华大学材料学院工作,主要研究薄膜太阳能电池、可见光催化制氢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他引10000余次、H因子55,连续五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得2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先后主持完成20余项国家级(其中4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部级及企业委托项目。先后参加“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十三五”国家“纳米科技”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要课题。2017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邮箱:zhangqh@dhu.edu.cn

侯成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图片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欧盟“玛丽居里学者”,江苏省“双创人才”,Materials Horizons新锐科学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扬帆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

主要从事智能纤维材料与器件研究。发表60余篇SCI论文,获得了1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主持了中央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项目。担任了Science、Nature Electronic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期刊审稿人,新加坡A*STAR等项目评审人。

邮箱:hcy@dhu.edu.cn

李克睿,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图片

国家级青年人才,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毕业于东华大学,期间在丹麦科技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2018-2021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自2021年加入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相关工作被美国化学会Chemical&Engineering News、Nature杂志出版社、中国科学杂志社等国内外杂志媒体报道。

近年来,在宽光谱调控材料与器件、能源材料与器件、新型电化学致动器、智能纤维及服装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以负责人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海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合作项目、东华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专项资金等项目。

邮箱:likr@dhu.edu.cn


3

研究成果

课题组自成立以来,承担和参与了863重大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重大专项培育项目/优先支持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与圣戈班研发(上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安踏(中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进行了多项技术开发。在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Chemical Review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PNA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中国专利120余项。课题组的主要研究领域如下:


1 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电子皮肤、人工肌肉

图片

  2 新能源材料: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摩擦发电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催化
图片

3 智能显色与变色器件:电致变色、结构色

图片

4 可穿戴器件与系统:智能服装、人机互动

图片

  5 先进纳米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改性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功能无机纤维
图片

►►►

代表论文

图片


4

研究生成果



图片
图片


  

AFMG以创新创业赛事为平台,始终把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参赛的首要目标,营造创新创业浓郁氛围。十几年来,AFMG学子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7人次、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2人次。获得首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篇,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4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获得校优秀硕士论文14篇、优秀博士论文10篇。

自2013年以来,AFMG共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4项,省市级竞赛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9项,共计68项。70余位同学在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创杯”、“上汽教育杯”、“上海市大学生先进材料创新创意大赛”、“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大赛”、“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及全国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十余个创新创业项目通过赛事从“实验室”、“计划书”发展为产业化应用潜在投资对象。AFMG团队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经过层层选拔,突出重围,在2016年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得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和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刘刚等领导专家的认可与好评。2017-2019连续三年,AFMG团队助力“科技旗袍”亮相“爱丁堡艺术节”,向世界展示了来自中国的前沿科技、上海的时尚流行以及中国大学的智慧力量.

图片

  


5

国际交流

AFMG积极与国外顶尖课题组展开科研合作,构建了“走出去+引进来”新模式。

“走出去”:目前已和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丹麦科技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京都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开展合作交流,并联合培养十余名博士研究生。


图片


“引进来”国外顶尖学者与国际学生来AFMG进行学术交流。佐治亚理工大学Elsa Reichmanis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Ray Baughman教授来到东华大学与AFMG进行访问交流,京都大学北川宏教授来课题组进行交流访问并进行主题讲座。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化视野的不断拓宽,AFMG力争向世界讲好中国新故事,呈现中国新气象。


图片

6

毕业生去向

课题组学生毕业后有进入巴斯夫、霍尼韦尔、圣戈班、梅特勒托利多、德固赛、宝钢、上汽、中芯国际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工作; 也有同学赴剑桥大学石墨烯研究院、耶鲁大学、西北大学、阿尔伯塔大学、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维克森林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比萨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高校交流深造;三十余名毕业生在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医院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等单位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 企业任职


图片

# 科研工作


图片

7

组内文化建设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从“实施素质教育”到“发展素质教育”,AFMG通过推进红色教育、先进文化、全员健身、组会思政等举措,培养学生科研报国的远大理想和使命担当的责任意识。

AFMG组织学生前往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等红色基地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开展秋季迎新、年度总结,在活动中,老师们会带着学生回顾过去学年课题组在论文、专利和科技竞赛获奖等方面情况,强调课题组的文化、精神、组训和理念,打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集体。AFMG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每年秋季都会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学生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老师们始终认为只有锻炼和塑造强健的体魄,才能为个人成长和学术进步提供坚强支撑。

图片

8

课题组影响力

历经十七年的探索与实践,AFMG的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与建树,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2019年6月,王宏志教授带着团队的最新科技产品参与录制东方卫视科创访谈节目《未来邀请函》;2020年11月,侯成义研究员参与录制CCTV3的中国传统服饰节目《衣尚中国》。此外,AFMG的工作先后被中国日报、解放日报、中国科学报、中国新闻网、人民网等数十家新闻媒体报道,国际两大权威学术杂志《Nature》与《Science》曾报道团队在智能可穿戴用低维材料研究上获得的成果:基于石墨烯折纸技术的自折叠驱动装置。AFMG正在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和成长性的科研团队之一。

图片

图片
热烈欢迎
优秀的你
加入AFMG这个

温暖、和谐、活泼、上进的大家庭!